四大金剛還是四大天王,這個問題總是容易困擾著我們這些門外漢。但凡存在,必有其道理,是A還是B,并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而已,所以成年人的世界永遠(yuǎn)沒有絕對。在民間也有這樣一種說法:在道教中,信徒們稱之為四大護(hù)法天王,是天界的護(hù)法神;在佛教中,大家稱之為四大金剛,是須彌山三十三天四方守衛(wèi),守護(hù)著佛土。四大金剛也好,四大天王也罷,描述的都是那種形象的四個人物。但似乎對大眾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相傳古印度神話中,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其實是宇宙世界中一小世界的中央的山上,這座山就叫須彌山。須彌山上有二十諸天,其中有一地方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的四個方位分別有四位護(hù)法天神,名為: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放眼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就是指的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毘盧沙門大力金剛、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昆侖山金雫不壞尊王永住金剛,因此四大天王也既可作此稱呼,也可叫為四大金剛。在佛教中,一般還專門設(shè)有天王殿,放置四天王石雕像,其寓意如何呢?
寺院一般的主體建筑一般都是依照須彌山的上下層次來的,這是什么意思呢?一座寺院從外往里走,最外面的是山門,接著就是天王殿,最里面是大雄寶殿,里面供奉著本師釋迦牟尼佛。天王殿設(shè)置在最前面,并擺放四大天王石雕像的寓意是辟邪、驅(qū)魔,防止一切妖魔鬼怪侵入。很多影視劇中都弱化了四大天王的能力(應(yīng)該是因為主角光環(huán)的影響),這四天王是相當(dāng)厲害的,所以才能作為護(hù)法神存在。
四大天王石雕像在外觀造型上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持劍、西方廣目天王手持蛇或龍、北方多聞天王持傘,因此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區(qū)分這四位護(hù)法天神,可以直接從他們的手持物件來。定做四大天王石雕像一般是會采用顏色相對較深的花崗巖石料,且高度通常會設(shè)定在2米以上。如果比普通人身高還小的四大天王,沒有什么威懾力,難以相符妖魔神邪。同時,在制作四大天王時,最好是還能搭配一定高度的底座,這樣就能將其顯得更加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