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石雕像的事跡,佛教信眾聽過的人多,但是懂得起名字來源的甚少。地藏王菩薩中的“地”是因安忍不動(dòng),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名為“藏”。而之所以大陸許多人又稱其為地藏王菩薩,是因唐朝時(shí)期韓國王子金喬覺遍覽中華,并最終在安徽九華山入山修行,度化眾生。眾人以其樣貌像極了佛經(jīng)中所描述的地藏菩薩樣貌,故而認(rèn)其為地藏菩薩的化身,后世之人也將九華山定位漢傳佛教地藏菩薩的應(yīng)化道場(chǎng)。在九華山腳下,有一座大愿文化園,文化園里面有一尊巨大的地藏王菩薩雕像,是佛教常說的比丘相。這尊比丘相,也是大陸絕大多數(shù)寺院恭請(qǐng)地藏王菩薩的參考依據(jù)。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雕像
眾所周知,諸佛菩薩石雕像是以佛教雕塑為主題,所以在創(chuàng)作上都會(huì)參考佛經(jīng)中的相關(guān)描述。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就是一個(gè)非常經(jīng)典的例子,常見的還有多面觀音、多面地藏、四方十面普賢菩薩雕像等等。在福建和之石雕廠就曾為一座寺院恭造過一尊三面地藏王菩薩石雕像,總高3.6米,本體高2.8米,蓮花臺(tái)座0.8米高。三面地藏王菩薩與三面觀音菩薩像略有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一起來了解下。
福建三面地藏菩薩
與眾多菩薩造像不同,在漢傳佛像中,只有地藏王菩薩的雕像會(huì)有比丘像的造型和菩薩像兩種,但其他菩薩像都是只有穿華麗的天衣像。地藏王菩薩比丘像是現(xiàn)在市場(chǎng)上、寺廟中最常見的一種地藏菩薩造型。通常是身穿袈裟,左手托著摩尼寶珠,右手持錫杖的形象。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薩由大悲誓愿力,可化身無量身度化無量眾生。所以地藏菩薩還有千體地藏之稱。在佛教密宗,尤其是東密,還有六道地藏的說法。地藏菩薩示現(xiàn)不同的化身,度化六道眾生。
花崗巖三面地藏王菩薩
采用花崗巖石雕刻制作的三面地藏王菩薩像,三面都是同一個(gè)造型。而三面觀音像卻每一面,都是不同的造型。地藏菩薩像的背光是圓光,而觀世音菩薩像的背光是蓮花瓣?duì)畹?,略有不同。如果大家注意的話,凡?a href="http://www.icyem.com/goods/67.html" target="_blank">佛菩薩雕像,其臉像都是慈悲像,讓人感覺親切隨和。慈眼視眾生,度一切苦厄。但是也會(huì)略有不同,如何把握這其中的細(xì)微差別,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就要看惠安石雕石匠的功力了。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愿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其愿力不一樣,所以石匠在雕刻時(shí),也是會(huì)有不同的把控。
芝麻白地藏王菩薩石雕像
作為地藏王菩薩的道場(chǎng),九華山每年年度旅游人次都是千萬級(jí)的,可想而知大家對(duì)地藏王菩薩的信奉是相當(dāng)虔誠。多面地藏王菩薩石雕像,在現(xiàn)在的各大寺廟中還是比較少見的。一是受管控,二則出家人對(duì)于石雕像還不是特別了解。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