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算因為地域的差距,但是墓碑的寫法大致還是一樣的,墓葬文化還是比較統(tǒng)一的,特別是墓碑碑文,個別地區(qū)有些許的差異,但是總體而已,還是有共通的地方。下面給大家講講古代墓碑碑文的寫法。
古文寫法需要先讓人知道,這座是墓碑,而非普通石碑,所以會在開頭就加入故,表示故去的意思,現代人已經比較少用此字,主要原因是現代石碑和墓碑款式已經分得非常清楚了,不需要區(qū)別這兩者的差別。
山西黑石雕墓碑
父碑碑文寫法
父碑指的是父親的墓碑,古文先寫尊稱,先或顯寫在最上面。這兩個字差別很大,先為先去之意,先去就是父親先喪,這里的先也成為先人的意思,先人是針對有后人的情況,如果沒有后人,則妻子還活著,也不能稱為先。而顯,是名聲顯赫之意,生有赫赫之名,一般官員,當地特別有名氣的人才會用顯字,但是到后面慢慢被人濫用,變成了父母誰后亡,誰的墓碑上面寫顯,其實在古人來看,這是不可能的規(guī)則,因為古代女性地位遠遠低于男性,女性墓碑很少寫顯的。
考是對過世父親的尊稱,在先(或顯)的下方??汲鲎杂凇稌に吹洹?,上面寫道:“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笨煎头謩e對應父母。
考下面是姓氏,姓氏下方一般會加入一個諱字,然后再寫父親的名字,這個諱字會在正文部分的旁邊,字體也會小一些。
名字下面是老大人之墓,這種比較常見,雖然不是什么官員,但是對于子孫來說,父母就是大人,是一種尊重的說法。如果墓碑比較短,可以把老大人改成公,如果墓碑比較長,可以加入官職,字等內容。
那么整個墓碑碑文的碑名也就出來了:故顯(先或黃)考*(姓氏)諱**(名)老大人之墓。
花崗巖石雕墓碑
母碑碑文寫法
母親的墓碑寫法和父親類似,首先是故,表示已故的意思。接下去是身份的介紹,古代女子因為地位低下,很少使用到顯這個字,大部分都是先,而顯只用于有官位和誥命的女性,先的用法也有講究:一定要有子嗣,寡婦和無子者都不可用先。
古人對母親的稱呼為妣,這種叫法是中國禮學最經典的《禮記》中有記載的稱呼,至今已經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母親墓碑下方為夫家姓氏以及修飾詞,比如夫家姓楊,則為楊母,楊家,楊門,楊府,楊氏等等。然后下面才是母親的全名,如果忌諱使用母親的名字,則可以用母親的姓加氏來代替,比如李氏。下面為地位,父親為老大人,而母親這里多為老孺人,老婦人等。最后是之墓。
這樣母親墓碑的碑文寫法也就出來了:故先(顯)妣*(夫家姓氏)母***(母親全名或母姓加氏)老孺人之墓。這樣寫出來碑文格式非常清楚,并且表達了后人對母親的尊重以及悼念之情。
妻子墓碑款式
妻子碑文寫法
妻子死后,丈夫會為妻子立碑,而很少妻子為丈夫立碑,主要是因為古代女人是不能拋頭露面的,并且因為古人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女性文化水平也偏低,所以幾乎都是夫為妻立墓碑。
和父母碑一樣,故字在前,尊稱上,這里不能使用妻子,而是要用嬪,嬪儷也是指的古代的妻子的意思。其他地方和上面母親墓碑用法一致。不一致的地方有兩個,一般不加地位和身份,也不可用母來稱呼。
所以妻子墓碑的古代傳統(tǒng)寫法也就出來了:故嬪*(夫家姓氏)門(這里不可用母字)***(妻子全名或妻子姓氏加上氏)之墓。